「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偉人,從來沒有想要成為大人物。我覺得自己被放在這個位子上,就要很努力地去做這件事,就是這樣子而已。」她說。
2017年關鍵評論網舉辦未來大人物「世待溝通」活動,共同創辦人鐘子偉特別將當時的想法留下紀錄,期待為新世代領袖和改變者打造一個真正的舞台。
有感於孩子程度不一、學校死板要求寫交作業的現狀,施信源藉由「均一教學平台」實現「翻轉教學」,不僅實現教學成果,班上成績較全年級平均高出10分以上,更關鍵的是讓後段班學生跟著進步。施信源坦言,「能夠看到學生被拉起來的那一瞬間很過癮,那份喜悅不是教師界最高榮譽的師鐸獎能夠取代的。」
如果未來大人物能夠變成「未來CEO」,把自己的影響力擴大,台灣這座島嶼或許就能與世界又更接軌一些,但,這樣的熱情要如何延續、又如何突破同溫層?擔任大人物評審的梁浩軒認為,應該要有一個很好的平台,讓更多人注意到他們的努力。
他們並不是要鼓吹大家一起變得「怪里怪氣」,也不覺得想變瘦、變美是不好的。她們只希望,大家的討論,能從「你為什麼長這樣?」,轉變成「你快樂嗎?」
關鍵評論網未來大人物舉辦到第三屆,究竟當初是怎樣發想要舉辦這樣的活動?又是如何延伸到「世待溝通」的主題?這篇文章將解答大家的疑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