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改變世界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,而是很多人都做了一點點」,這是城市浪人的信念,也是張希慈的初衷。張希慈念的是社會系,對社會的種種現象自然特別敏感,大四那年她想,社會有那麼多議題,為何卻沒有人提出,於是她和夥伴展開了城市浪人計畫。
城市浪人致力於用遊戲化教育帶領青年探索自我、參與社會,方法是她們把議題提出,讓每個人去做30件和這個議題相關的事,創立三年半,已號召超過六十間大學,一同創造「流浪舞台」,過程中,青年主動嘗試捐血、建立運動習慣、製作生命清單、打工換物、採訪家中口述歷史、尋找城市失落的技藝、志工體驗等,讓參與者生命翻轉,也激發一股龐大的城市正面能量。
城市浪人在過去七年,用超過100個教育專案帶領了10,000名青年走出舒適圈,在持續行動中看見自己行動的意義。這次,他們將成果與精華累積到這一場名為「真心勇敢城」的年會中,並邀請了日本、馬來西亞的青年前來參與分享。
許多人入職後才發現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;有些人工作三五年後,才認清自己的專長不在此……大嘆千金難買早知道。張希慈擴散著城市浪人的行動參與模式,藉由百工日記讓更多學生提早認識自己,找到方向。
社會上不是每個人都能「嘗試犯錯」,學校也根本不是「社會的縮影」,也因此城市浪人希望透過探索,讓在校生可以提前體驗社會,在社會大學中學習。